广西东兰县注重传承和发展民间铜鼓文化 发布时间: 2011-03-17 浏览次数: 52 来源: 河池市民委 【 字体:大 中 小 】
--------------------------------------------------------------------------------
广西东兰县是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积淀最深的地区,现存传世铜鼓612面,民间收藏范围之广、存量之多、世所罕见,东兰县因此于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铜鼓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当前,东兰县民间藏鼓、护鼓、养鼓、祭鼓、赛鼓、舞鼓之风十分盛行,特别是近年来研发出了可以敲打出不同音阶的音乐铜鼓,使古老的铜鼓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的发展。
东兰县的民间工艺师通过八年坚持不懈的探索,研制出的新一代音乐铜鼓,它既保留了传统铜鼓的古雅神韵,又融进了现代的铸造工艺,攻克了传世铜鼓音域窄,音阶不全的难题,使之能演奏不同的音乐。2010年春节,温家宝总理视察东兰时,就饶有兴致的敲击起东兰音乐铜鼓,演奏了《新年好》曲目,温总理被东兰音乐铜鼓独特的魅力所感染,欣然题写“东兰音乐铜鼓”相赠。现在,东兰县成立了东兰音乐铜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东兰音乐铜鼓研发和生产,传播东兰铜鼓文化。音乐铜鼓一面世就受到世人喜爱,在2010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获得广西旅游商品展的银奖。目前,东兰音乐铜鼓已能生产面径5至500厘米的音乐铜鼓,还可以生产大型园林、室外、墙面等玻璃钢装饰铜鼓及各式各样的礼品铜鼓,丰富了东兰特色旅游商品种类。
一直以来,东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铜鼓文化品牌的打造,推行“八个一工程”,即一个国际铜鼓博览园,一场国际铜鼓文化论坛,一个国际铜鼓节,一出铜鼓大悦戏,一个民间铜鼓收藏馆,一个壮族铜鼓文化民俗村,一个铜鼓制造厂,一道铜鼓巨雕景观,把实施“红色东兰,铜鼓之乡”作为文化旅游发展战略。2006年,东兰铜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族民间铜鼓艺术之乡”称号。先后参加《中国有条红水河》、《壮锦献给毛主席》等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的拍摄,还在第四届全国民运会开幕式、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等一系列庆典活动上表演。2010年走进上海世博会表演,赢得国内外观众赞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