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厅副厅长到东兰县调研铜鼓文化传承情况 -------------------------------------------------------------------------------- 来源:广电局 作者:韦华 责编:蓝英参 编辑:覃泽优
8月11日,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覃溥到东兰县就铜鼓文化的传承进行调研。河池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杨卫群陪同调研。
东兰素有“世界铜鼓之乡”的美誉,是红水河流域保留铜鼓文化最深厚的主要发祥地和传承地之一。目前,全世界传世铜鼓2400多面,东兰民间传承就有612面,并以“麻江型”居多,占世界传承铜鼓总量的四分之一。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东兰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铜鼓成为东兰传承民间文化的奇珍异宝。
覃溥一行先后参观了东兰音乐铜鼓厂、东兰传承民间铜鼓厂、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对东兰县铜鼓文化传承进行详细了解。每到一处,覃溥都详细询问了解铜鼓的类型、原材料的使用,详细查看了成品铜鼓、铜鼓的铸造工艺精细度、铸造厂房等。
覃溥指出,河池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宜州的刘三姐文化、东兰的铜鼓文化、南丹的白裤瑶文化等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和围绕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在推进全市民族文化建设方面打基础、筑格局、强产业、建体系,将民族文化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体制,做大做强河池文化产业,转变、改善河池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文化产业成为河池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东兰是世界重要的铜鼓传承地,更要充分开发音乐铜鼓、传世铜鼓这一特色项目,把该项目做大做强,做精做细,将东兰铜鼓打造成著名旅游文化产品,传承这一千百年来的铜鼓文化。当前,要深入研究铜鼓的铸造技术,还原传世铜鼓的精华,开发音乐铜鼓的新潜力,并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推进东兰铜鼓保护区建设工作,达到既定目标,完成既定任务,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打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做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