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电    话:13517580073  13807789620

公司传真:0778-6328888 QQ:396973521

企业邮箱:hgm6324480@163.com

网    址:http://www.dlyytgw.com

地    址: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河堤路285号

...

声明:本网的新闻和资讯栏目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这些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13517580073,马上为您删除。

     

难忘总理东兰情之五:夜间校园的《新年好》旋律


访问人数:1290  新闻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18 17:27:17
 

参加完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上午举办的春节团拜会后,温家宝总理即乘专机三个多小时抵达广西,继而马不停蹄地在山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到东兰县境灾区第一线已是下午四点半钟,待到视察完东兰县农贸市场、看望完东兰县城街道边迎候的群众,时间已近傍晚。用过晚餐已是晚上八点,温总理顾不上休息,他执意要到东兰县城中学去看望看望学校的老师。

东兰县城中学是东兰县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县级初级中学,原先曾设有高中部,后因资源整合高中部划归东兰县高级中学而形成纯一色的县级初级中学,生源主要来自县城小学生以及县内乡村品学兼优的小学毕业生。近年来,该校奉行“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树人,和谐育人”的学校办学理念,狠抓学校常规管理,狠抓“先进班集体”建设、“平安校园”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深入学习实践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线,有效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抓年级管理、寄宿生管理、班主任、学生干部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品德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推进学校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德育及安全工作水平。

腊月底,学校早已放假,东兰县城中学校园内已很难见到学生川流不息的身影,但由于不少教职工长年以校为家,将家人和孩子都安顿到学校居住,整个校园终日人来人往,并没出现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状况。

从东兰县运达国际大酒店出发,到东兰县城中学估摸 一公里的样子。温总理没有坐车,而是和大家一起散步过去。

走下陵园脚,穿过望江亭,沿着县城明净的河堤路,温总理步行来到东兰县城中学宿舍区。宿舍区的操场上正在进行教职工迎新春气排球比赛,鏖战正欢的老师们一起发出邀请“请总理下场打球”。温总理微笑着向大家挥挥手,随即走进球场,接过气排球,轻轻地拍了一下,一个漂亮的发球动作,紧接着接球、推球,还表演一个精彩的扣球,引得场上场下欢呼声、喝彩声不断。

“新春佳节,能和温总理做队友,真的很感动、很高兴、很幸福!”场上的老师们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

跟“球员们”道别后,温总理走进教职工宿舍楼,来到谭安益老师家,给谭老师送上慰问品,向这个普通教师之家拜年。

温总理亲切地问谭安益老师,住房的面积有多大?谭老师回答说有80多平方米。温总理说,如果每位教师的住房都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了。谭老师说学校大多数老师住房面积和他差不多。温总理听完点点头,微微一笑,然后又问道,教师绩效工资是否落实了?落实后的工资比以前高多少?谭老师回答说,2009年就已经落实了绩效工资,每个月比没有落实前多几百元。温总理特别关注寄宿生的“三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详细询问了每个寄宿学生的补助情况。谭老师回答说,每个寄宿生每学期都可以领到375元的寄宿补助,三免政策也完全落实到位。总理听了,再次欣慰地笑了。

交谈正酣,谭老师的夫人端上了当地特有的土姜汤煮的壮家汤圆和当地特色点心花饺,请总理品尝。温总理拿起筷子夹起汤圆,细细品尝,尔后赞不绝口地说“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如果知道这么好吃,晚饭就不吃那么多了。”

东兰是世界“铜鼓之乡”,民众家中收藏有铜鼓的不在少数。谭老师家中也珍藏有一组可以用来敲击的铜鼓。温总理饶有兴趣地问清详情。当得知这些铜鼓是东兰民间工艺大师经过千百次的实验研制而成,既保留了传统铜鼓的古雅神韵,又融进了现代的铸造工艺,攻克了传统铜鼓音域窄、音阶不全的难题,拓宽了铜鼓音域,改良了铜鼓音质,使之能演奏不同的音乐,总理心生敬佩,当即叫谭老师的女儿谭莹莹演奏一曲。总理听后,热情地鼓掌。谭莹莹邀请温爷爷也演奏一曲。温总理爽快地接过鼓槌,凝神片刻便轻轻敲击起来,悦耳的《新年好》旋律刹那间溢满了整个屋子,引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总理说,这真是神奇的音乐铜鼓呀!

“音乐铜鼓”,何其美妙的名字!苦于给铜鼓正名的谭老师立即叫女儿拿来作业本,请温总理题词。温总理由衷地坐下来,将作业本铺放在膝盖上,用钢笔写下了“东兰,音乐铜鼓。温家宝 2010年2月12日”字样。题词好后,他主动邀请谭老师一家合影留念。

作为举世闻名的铜鼓之乡,东兰铜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如今,东兰与时俱进的铜鼓代表是“音乐铜鼓”,弥足珍贵的铜鼓是被列入文物保护的传世铜鼓。传世铜鼓或是一场战争的记忆,或是壮、瑶民族悲欢离合的兴衰史,身上承载着浑厚的宗教文化及先祖情感元素。东兰现在民间传承使用的铜鼓达612面,占世界传世铜鼓总量的四分之一,占中国传世铜鼓总量的二分之一。壮族铜鼓习俗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兰县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东兰铜鼓已成为当地民众的吉祥之物,成为东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的根基及精神家园。

得到总理的题词,谭老师的女儿谭莹莹喜形于色,她立誓将“音乐铜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今生与铜鼓结缘,为东兰铜鼓文化的发扬光大奉献力量。



注:此为长篇报告文学《为了总理的嘱托》之章节,待续。

 

 
 
企业文化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咨询留言 | 后台管理

Powered By 东兰音乐铜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5003551号-2
公司地址: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河堤路285号 电话:13517580073   桂公网安备 451224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