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电    话:13517580073  13807789620

公司传真:0778-6328888 QQ:396973521

企业邮箱:hgm6324480@163.com

网    址:http://www.dlyytgw.com

地    址: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河堤路285号

...

声明:本网的新闻和资讯栏目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这些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13517580073,马上为您删除。

     

东兰铜鼓:红水河畔千年不绝的回响


访问人数:1311  新闻作者:蓝天  新闻来源:广西工作部  发布时间:2010-12-30 10:26:55
 

东兰铜鼓:红水河畔千年不绝的回响  来源:广西工作部 作者:蓝天 更新时间:2010/12/28 21:32:03




东兰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图为巍峨屹立在拔群广场上的铜鼓塑像造型。

国际日报东兰讯 (蓝天 潘超平)30年前,正当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微微吹拂之际,一件注定在将来文化史上留下深深烙印的事情也在悄悄的掀开序幕: 那时,全国范围开展的铜鼓收集工作正式启动,由当年国内60多家铜鼓收藏单位的统计显示,1980年国内存有铜鼓1388面。此外,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的博物馆里,也珍藏着这种用青铜制造,平面、曲腰;一端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表面铸花纹的古代乐器。之后,又经陆续调查汇总,初步得出目前全世界传世铜鼓有2400余面的结论,中国现有铜鼓馆藏则达1400多面。



    东兰民间有着深厚的铜鼓文化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铜鼓在那些喜庆活动上的频频亮相,这样的高调,对新一代也是很好的耳熏目染。

    时间到了1993年,广西东兰县进行铜鼓普查时,得知该县在册传世铜鼓共约612面,按照这一比例,东兰县传世铜鼓占到中国藏量近二分之一,约占世界铜鼓收藏量的四分之一. 而让东兰铜鼓一鸣惊人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举办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上,140面东兰铜鼓在望仙坡下的广西体育场上惊艳亮相, 这是东兰县铜鼓的首次处女秀,身穿民族服饰的东兰老乡用同一个节奏集体擂响铜鼓,那声音似春雷闷响,又似海涛呼啸,更似号角催战,东兰铜鼓从此震响全国、一发而不可收拾。近年来,东兰铜鼓也走出山门,曾多次在县、市、自治区舞台表演。先后在首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桂林山水节、“中华鼓王”大会、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等一系列庆典活动上表演;还陆续参加《中国有条红水河》、中央电视台《壮锦献给毛主席》等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古老的东兰铜鼓,以其独特的魅力,饮誉大江南北。

铜鼓经济篇

    神秘的东兰铜鼓文化,是一部源远流长的艺术史,这部历史虽然尚缺系统的文字记载,可是,它却清晰地记录在田野上,震撼在铜鼓中,任凭风云变幻,世事沧桑,它金光灿烂的灵魂从不褪色。作为红水河流域壮族铜鼓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散地,铜鼓在东兰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东兰铜鼓文化流传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世所罕见;其境内红水河沿岸的壮家,几乎村村屯屯都藏有铜鼓。每到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村民们都要敲打铜鼓以示吉祥辟邪。可以说,铜鼓就是东兰壮、瑶人民心中的神物,它从某种意义上说,铜鼓是东兰民族文化中的奇葩,这块沉甸甸的文化艺术品牌,已经成为扩大广西东兰文化知名度的新平台。目前,该县正紧锣密鼓地开发铜鼓艺术资源、打造铜鼓艺术精品,推动旅游和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东兰县民间铜鼓收藏馆”,已经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

    铜鼓文化开发市场潜力的巨大,让远在福建厦门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也前来“相亲”,迄今已举办过15届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把东兰县铜鼓文化开发当做一个大项目来运作,并在今年9月上旬拟出相应的合作方式;而在此前的6月30日,总投资5亿元的东兰铜鼓风情村开发建设项目亦在东兰举行签订协议,广西天迎旅游投资公司是该项目的投资方,这是东兰县打造“世界铜鼓之乡”品牌的拳头项目,被河池市确定为重点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包括铜鼓风情村和县城房地产开发两大内容,总面积约1060亩。该建设内容包括具有旅游功能的铜鼓景观、铜鼓文化体验场馆、铜鼓文化街、铜鼓风情街、度假山庄、三星旅游饭店、特产购物商场等。其中,风情村内的铜鼓文化旅游建设设施项目投资将达到5000万元以上。据了解,风情村铜鼓文化旅游设施项目建设将在2年内完成,在6年内完成风情村的全部投资。
    有意思的是,别看铜鼓全身都用铜的合金铸造,但它通体却是厚薄均匀,铸造精美,是一种造型和装饰水平很高的综合艺术品。民国以来,很多铸造专家进行了铜鼓铸造复制,但各方面都不及古代的铜鼓,铜鼓如何铸造,至今仍是个谜。让人欣慰的是,目前这道“谜面”,已经越来越接近谜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东兰铜鼓自身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目前,一家位于东兰城区法院桥头的铜鼓制造厂已经正式挂牌,这家名为“东兰县铜鼓制造厂”的工厂,其厂区硬化建设、设备购进及安装调试、原材料选购等工作已经全部到位;此外,广西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也在东兰诞生,成立于今年元月的“广西东兰音乐铜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东兰音乐铜鼓研发、传播东兰铜鼓文化的企业,该企业拥有一支民间工艺专业的工程师,公司工程师继承了传统的铜鼓铸造工艺,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千百次的实验创新,研制铸造出的新一代音乐铜鼓,音乐铜鼓既保留了传统铜鼓的古雅神韵,又融进了现代的铸造工艺,攻克了传世铜鼓音域窄,音阶不全的难题,使之能演奏不同的音乐。



东兰县政协主席陈耀灵作为一位资深的铜鼓收藏家,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自己这些造型另类的“艺术铜鼓”。 因为“每一面铜鼓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

    还有一件事,足以说明东兰铜鼓的魅力所在。2010年7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导演邵学忠在东兰县参观当地的民间铜鼓展览后,与该县干部一起召开了铜鼓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座谈会,他特意来到东兰县政协主席陈耀灵家中“让铜鼓洗眼”。从政多年的陈耀灵本意上更愿意把自己定位成收藏家,他自费建成的“东兰县民间铜鼓收藏馆”,在已进入了全面装修阶段,这是目前广西最具规模的民间铜鼓收藏馆,陈耀灵告诉记者,铜鼓是一部活历史,东兰铜鼓拥有量大,这些铜鼓一直融合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每一面铜鼓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陈耀灵透露,2011年,“东兰县民间铜鼓收藏馆”就可以正式开放了,届时,对铜鼓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来这里以鼓会友。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近年来,针对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东兰县还专门推出“八个一工程”,即一个国际铜鼓博览园,一场国际铜鼓文化论坛,一个国际铜鼓节,一出铜鼓大悦戏,一个民间铜鼓收藏馆,一个壮族铜鼓文化民俗村,一个铜鼓制造厂,一道铜鼓巨雕景观等,对铜鼓这颗璀璨的民族文化艺术明珠加以保护和传扬。





 

 
 
企业文化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咨询留言 | 后台管理

Powered By 东兰音乐铜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5003551号-2
公司地址: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河堤路285号 电话:13517580073   桂公网安备 45122402000021号